对于很多品牌餐企来说,都想走出去,让更多人知晓。
有些餐企调整好战略,已经突出重围,在外地做得风生水起;有些餐企,则铩羽而归。
本地的蛋糕都分得差不多了,所以,大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外面。
但是,外面的世界虽精彩,却也很无奈。
作为餐饮人,内心躁动也很正常。
在这样的躁动中,5月18号,由红餐网主办的中国餐饮城市论坛,在长沙召开。
主题的名字叫——长沙餐饮辣么“躁”。
湘菜知名企业望湘园总经理、联合创始人刘慧,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,坛宗剁椒鱼头创始人戴宗,蛙来哒联合创始人罗清等在论坛上对湘菜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望湘园:做成这样,还是湘菜吗?
望湘园总经理、联合创始人刘慧说,对长沙人来说,可能会觉得,望湘园怎么能把湘菜做成这样,这还是湘菜吗?
但是,这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,而这也是望湘园品牌定位也在不断变化的原因,望湘园在上海客单价都在83—86,2010年进军北京,没有做价格调整,但是客单价自动降到了70多,这就是在提醒我们,在北京的定位,要做调整。
望湘园总经理、联合创始人刘慧
蛙来哒:不排斥网红,但不会昙花一现
被贴上“网红”标签的蛙来哒创始人罗清,并不排斥“网红”这个标签,反而分享如何打造“网红”餐厅。
罗清说,要成为网红餐厅,必须具有三要素——粉丝、颜值和故事。
蛙来哒虽然被人冠以网红餐厅,但不像很多网红餐厅,只是昙花一现,蛙来哒红了两三年,发展势头还在增长,因为“网红”的背后,其实是蛙来哒两个创始人在餐饮行业多年的积累,以及蛙来哒3年来对娱乐营销、口味、标准化、团队的不断革新,以适应不断升级变化的消费者需求。
蛙来哒创始人罗清
徐记海鲜:餐饮做到最后,比拼的都是口味、品质和服务
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说,长沙餐饮市场,更像是全国餐饮市场的一个缩影。
一个餐企,不管发展快慢,不可能只做噱头。
因为做餐饮做到最后,比拼的都是口味、品质和服务。
这也是徐记为什么能占领长沙餐饮、做18年领头羊的根本所在;要想征服全国,就得循序渐进,一步一个脚印地走,稳扎稳打才是硬道理。
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
坛宗:做大鱼头,是适应湘菜品质升级需求
在《长沙餐饮品牌如何征服全国市场》圆桌论坛环节,作为嘉宾之一的靠谱投创始人卿永提出一个尖锐观点,湘菜品牌想征服全国,需要忘掉“湘”这个字,如果不跳出这种思维,很难成功。
对于这个很难接的话题,坛宗剁椒鱼头创始人戴宗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。他说,“去湘化”从另外一种角度,可以理解为在菜品搭配上的平衡,吸纳其他菜系的产品,满足更广泛客户的需求。
然而,对于主打菜来说,真正的出品,依然要讲究更地道,“去湘化”不是忘掉“湘”字,而是需要对“湘”字在品质上更加升华。
坛宗剁椒鱼头创始人戴宗
长沙餐饮市场的同质化,较全国其他地方更严重,菜品相似度很高,所以需要各个餐饮品牌,在自身基础上,提炼出自己品牌的特质,打造差异化。
比如,长沙很多餐馆,都有剁椒鱼头这道菜,但是很多销量并不好,就是在于食材和工艺没有升级,这样做出的菜品,就很难满足当今顾客的需求了。
坛宗剁椒鱼头就是看到了这一点,想做出差异化的菜品,用最受关注的菜品来提升湘菜的质感。
首先是在食材的选择上,坛宗选择了差别于其他餐馆的大鱼头,用的是常德柳叶湖天然放养、六斤以上的野生大雄鱼,柳叶湖水质好,出产的野生鱼肉质紧致鲜美,也没有土腥味。
其次就是对剁椒的选择,坛宗选用五种剁椒,经过反复实验,做出黄金配比,搭配大鱼头吃,风味很独特。
最后就是加工工艺的革新,传统的做法就是蒸锅蒸,但是这种做法,火候很难控制,做出的剁椒鱼头口感不稳定,所以,我们与设备专家共同研发、定制了大鱼头专用蒸柜,温度时间都可控制,节省了时间和人力,而且口感十分稳定。
戴宗说,本土也好,走出去也好,说到底,餐饮这次的机会都离不开品质的升级,这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。
“品质升级”四个字,可谓一语点中当下餐饮最大风口,引发了在场餐饮人的深度思考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